想起前幾天,跟我一樣在唸中六的弟弟對媽媽說:「你為什麼不把我生得像家姐那麼樣?那我不就會寫作文了嗎?」
我坐在旁邊默默地看這一幕,心裏想:喂,弟弟,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「做你」。我想過你的生活、想要與你一模一樣。
有句說話是我常常會半開玩笑地掛在口邊的:「假如我沒有大腦麻痺,那今天的我肯定是個天才!」為什麼是天才呢?不是因為頭腦清晰思考敏捷成績驕人,而是因為我會「自然」地懂得所有即使如今的我窮盡一切精力也學不會的小事情:跑步、走樓梯、單腳跳,甚至是自己推開學校廁所的大門...一切對我來說只有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的「天才」才有辦法做的事。
我口中的「天才」是誰?是你,正在看這則貼文的你。我曾經聽過一句讓我特別感同身受的話:「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了雙手卻能夠做這麼多事的我很不簡單,但其實我也覺得你們很厲害呀,因為有手的你們可以做到很多我做不了的事情。」
升上高中之後,有不少人都問過我大學想進哪個學系又或者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,而我總是搖搖頭,表示我不知道。只要是容易找工作的學系我都想進、只要僱主肯聘用我我就會去上班,不問時間地點興趣薪酬...大學是我在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中的最終目標,可是,若你問我非得要考上大學的原由,我會答你因為我有大腦麻痺。
如果我是一個正常人,哪怕學業成績強差人意、也許日子平淡清貧,我也有信心可以靠自己的力量,由低做起,一步一腳印地在社會上立足。然而,因為身體上的不足,就算現在我的成績不錯、即使一年後我如願成了一個大學生,我也依然會對自己的將來深感不安。相比起取得大學學位,找工作似乎才是最大的難關吧?本來以為手術會令我走得更好、更穩,卻沒想到三次手術後我的活動能力反而大打折扣。別說是像以前一樣自己坐車了,我就連路也走得不穩,摔倒了我爬不起來,於是我更不可能擔擔抬抬,注定要跟所有一般人口中的「辛苦工」絕緣,沒有公主命,卻有公主病了。
不過,有哪份工是完全不用拿重物到處走上車下車的?那你說,我可以做什麼呢?我還有選擇的權利嗎?
九歲的時候,我寫過一篇作文,題目是「假如...」,而我記得自己在題目欄上寫了九個字:假如我是一個正常人。在文章裏我談夢想、寫我理想中的人生。但是,至今仍叫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是這樣的:「那我就可以和弟弟一同跑步,我們可以一起玩遊戲、一起在商場內互相追逐、一起自由地奔跑...」
可惜,好多願望、好多理想,都因着大腦麻痺而變成空想、化成泡影了。
偶爾感性一下就要繼續前行,因為即使是爬,也得慢慢的堅持到終點啊。